城隍尊神


城隍的觀念起源自先民的泛靈信仰,最早可追溯到周朝。據《禮記》所載.「水者隍也,庸者城也」;古代天子祭祀「八蜡」中的「水庸」神即為「城隍」早期人們祭祀城墩的防禦工事、冀望祂們能夠抵禦一切的外來威脅,反映出城中居民對於安居樂業、免於恐懼的渴望。


城隍原為城牆與護城河的總稱,並沒有特定的形象;後來慢慢神格化.城為一國一境之守護神。漢代以降,城隍的形象益發鮮明.百姓開始尊封已死功臣或英雄豪傑為城隍,例如漢朝大司馬大將軍霍光、谷城城隍蕭何、柳州城隍柳宗元等,期待這些英靈死後能在另一個世界裡繼續守護鄉里、保境安民。


守土佑民的基礎信仰發展至唐代,城隍爺進一步成為地方民眾求晴祈雨、招福避禍、禳災諸事的祈禱對象並紛紛興建廟宇加以祭祀。著名文學家韓愈、杜牧和李商隱入朝為官時,均曾寫過祭城隍文;當時城隍信仰之興盛,由此可見一斑。


宋朝時,祭祀城隍正式列入國家級祀典、府、州、縣各級行政單位正式立廟祀奉,明清以後,城隍成為神的官職,類似於人間的知州、知縣;從此確立城隍與民間官吏分掌陰陽的互補關係。



城隍的位階

 
台灣現有的城隍信仰是道教結合佛教與儒教的民間信仰,也是台灣唯一有階級之分的主要神祇。該階級封號皆沿自明太祖朱元璋所敕封頒定。該敕封稱省、都、府城隍為【威靈公】,州城隍為【綏靖侯】,縣城隍為【顯佑伯】,其行使的職權限於各管轄區域內。也就是說,台灣城隍中,掌管全國的稱【都城隍】,掌管省的稱【省城隍】,掌管府的稱【府城隍】,掌管一縣的稱【縣城隍】。是此,台北府城隍正式掌管台北府,因此神格定為【府城隍】,依律尊稱為【威靈公】。



洪武二年(369年),明太祖冊封京師、府、州、縣四級城隍,京師金陵城隍為「福明靈王」、汴.、濠、鳩、和、滁等州為朱元璋「龍興之地」城隍亦封為正一品王爵。其餘府城隍為「二品威靈公」、州城隍為「三品靈祐候」;縣城隍為「四品顯祐伯」。從此城隍便有了位階之分,秩序儼然。各級城隍神都有不同的爵位賀服飾,各地最高官員不但需定期主祭;甚至各級乾元赴任時,還得向當地城隍爺宣誓就職。


清光緒元年(1875年),臺灣台北府正式設治,統轄現今新竹縣市以北、包含宜蘭全境在內的北台灣。

首任知府陳星聚上任後即依循古禮,在今天台北市延平南路與漢口街附近建立「台北府城隍廟」,定位上相當於直轄市台北市在另一個世界的市長。甲午戰後,原「台北府城隍廟」因日人殖民政策慘遭拆毀,城隍聖像遂輾轉移駕松山延續香火。至光緒二十年(1894年),臺灣巡撫邵友濓奏請將臺灣省會由彰化縣橋孜圖(今台中市)改為臺北,自此,臺北就成為實至名歸的首府,台北府城隍廟所供奉的城隍爺神格亦順理成章而為全臺最高者。